网站正在调试!
星期

意见箱

意见箱X

站在新起点 确立新战略 赢得新优势

发布时间:2011-07-22        来源: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阅读:3216

站在新起点 确立新战略 赢得新优势

江苏省省长助理徐南平与科技日报总编辑陈泉涌对话科技创新之道

编者按  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东部发达省份江苏,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等诸多成就,令世人瞩目。5月中旬,江苏召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大会,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把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主要抓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称得上率先中的率先。

    作为率先发展区域,江苏令人欣赏。

    乡镇企业从这里发源,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型,造就了“苏南模式”;外向型经济从这里崛起,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转型,造就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今天的江苏,正在实现着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从制造业基地到创新型省份的第三次历史性跨越。

    什么是率先?

    我们认为,江苏率先发展,必然率先遇到问题,率先解决问题,率先积累形成经验。

    什么是创新?

    我们认为,创新就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冒别人不敢冒的险,尝别人没尝过的苦,江苏今天的探索就有可能成为别的省份明天发展的路径。

    这个夏天,这个7月,我们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很多“什么”,走进江苏,感知创新脉搏,对话创新之道。

    对话者:科技日报总编辑陈泉涌和江苏省省长助理兼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徐南平。

    一

    陈: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期。我们关注到不久前,江苏召开了创新驱动大会,成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省份,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这项重大部署,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徐:去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江苏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总书记又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的明确要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就是我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注重”要求的重要举措。

    江苏的发展历程可能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经济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型,“苏南模式”引领全国。第二次是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转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次转型,就是由低到高、由大到强,它的核心标志就是发展创新型经济。

    如果说,实现第一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依靠的是物质资源投入;那么,能否如期实现第二个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尽快走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上。

    从江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衰减,科技进步与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学习模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江苏的实际情况看,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是全国人均拥有土地最少的省份之一,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要素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本越来越高,成为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从江苏的比较优势看,最大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我们的高校数量、大学生数量和职校生数量都名列全国前茅。江苏只有发挥自己最宝贵、最可依赖、最可持续的资源,并且把它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也正是基于这些考虑,省委、省政府将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将创新驱动上升为核心战略,努力推动创新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陈: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都很重视科技工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率先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我们注意到,在这次创新驱动大会期间,江苏发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以工程化的方式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确实很新颖。您理解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创新工程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工程?

    徐: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科技兴省战略,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为科教兴省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提出了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坚持科教优先方针,把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发展主战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主动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压力,坚定不移地调结构抓创新,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科技部长期以来十分关心和支持江苏科技工作。在科技部的关心和帮助下,江苏地方科技工作与国家创新部署有机融为一体,在全国战略部署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全省承担国家科技项目获拨经费达107.9亿元,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均居全国省份第一。

    江苏还被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批试点省,南京成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南京、苏州等6个城市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泰州、昆山、江阴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江苏过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江苏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根据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发展阶段新变化,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将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将创新驱动上升为核心战略,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引领和推动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通过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江苏的科教优势,突出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为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核心是科技创新。要在全面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组织管理等方面创新的同时,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地位,通过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实施“八项工程”、落实“六个注重”,科技创新工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程,要求通过工程化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以高端化的目标、全球化的视野、市场化的手段,树立大科技的思路、资源整合的理念、面向基层的意识,进一步凝练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找准工作抓手,确保科技创新工程抓实抓好,取得扎实效果,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陈: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两个率先”,江苏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地“率先”中前进。既然发展比别人快,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就比别人早比别人多。您认为,科技部门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中,应当关注哪些关键环节、打通什么瓶颈障碍?

    徐:“十一五”期间,江苏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总体上进入创新活跃的快速发展期。进入“十二五”,我们将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依靠创新驱动,破解江苏的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筑新的战略优势,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具体到工作抓手上,可以概括为“一个制度、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5年实现大突破。

    一是制度设计。“制度高于技术”,技术创新首先取决于制度安排。其中重点是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激励制度和政府考评制度。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激发创新主体的动力。首先是知识产权制度。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司制,依靠物权法来保障公司和个人的私人财产。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制度保证是知识产权制度,要加大改革力度,修订和落实《江苏省科技进步条例》,解决好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加速知识产权的资产化、资本化,通过“财富效应”形成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动力机制,全面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其次是创新激励制度。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激励机制和市场压力机制,我们无法命令企业做什么,只能采取激励机制,使他们自己来干。运用普惠制的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是符合国际规则的通行做法。“企业创新,政府免税”,江苏去年对企业创新减免税收超过130亿元,极大地分担了企业创新的风险,今后,江苏将把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作为科技工作的第一抓手,形成有效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第三是政府考评制度。考核是“指挥棒”,通过加大科技指标的考核权重,促进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可以形成激发地方政府创新的压力和动力机制。

    二是强化两个支撑。科技创新有两大支撑,一是“钱财”,二是“人才”,抓好两才(财),科技发展就有了根本的保障,就有了强大的基础。在投入方面,江苏“十二五”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70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和免税投入将占30%,达500亿元左右。一方面通过抓考核增加各地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另一方面抓好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工作,激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在人才方面,科技部门将以科技服务为核心,推进人才、项目、基地、服务的“四位一体”联动,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集聚,努力打造江苏“人才特区”。同时,通过企业科学家工作室、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人才平台,推进百名科学家、千名博士、万名研究生到企业从事创新工作,形成人才“千军万马”下基层搞创新的良好局面。

    三是完善三个体系。完善而又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要深化产学研结合体系,构建产学研工作网络,支持各地建立成果转化中心,打造江苏产学研工作活动品牌,加强与国内著名科教单位以及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要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成长的联动机制,加快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突出抓好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扩大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品种和服务创新,引导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专项投入,建设省级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和示范城市,做大做强“研发设计、创业服务、成果转化转移、科技咨询”四大业务,培育若干亿元级的科技服务业龙头。

    四是夯实四个落脚点。检验科技创新工程是否取得实效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份额的大小,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主体是企业,扭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两大抓手,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企业创新梯队。要坚持方向在产业,以高端化为主攻方向,加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领域部署,加强面向优势产业的高端技术突破,加强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升级,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重心下基层,把创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以推进,集中力量打造竞争实力较强的创新集群,形成以创新核心区为引擎、创新型园区为骨干、创新型城市为主体的纵深部署,加快苏南创新一体化发展。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发展的整体布局,推动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要坚持服务于民生,把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大力促进科技强农惠民,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陈:“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江苏对于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有何构想?

    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举措,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科教和人才为重要支撑,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到2015年,力争全省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3个“翻两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使江苏成为创新体系富有特色、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机制健全高效、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文化鲜明活跃、创新环境愈益完善的地区。

来源:科技日报